你知道“夏天”的别名吗?这是专属东方的绝美与浪漫

你知道“夏天”的别名吗?这是专属东方的绝美与浪漫

三夏

情知三夏热,今日偏独甚。——古乐府《子夜四时歌·夏歌》

三夏倏已半,烦蒸候正浊。——明·韩日缵《夏日閒居》

古人采用农历计时,农历四月为孟夏,五月为仲夏,六月为季夏,合而称之“三夏”。这段时间,也是农人们比较忙碌的时期。

九夏

日月推迁,已复九夏。——东晋·陶渊明《荣木》

九夏何知暑令行,轻风拂拂水泠泠。——宋·郭印《归云溪》

行人九夏热如火,到此清风忽满襟。——宋·吴芾《早行五首》

寂寂无聊九夏中,傍檐依壁待清风。——唐·刘兼《中夏昼卧》

夏季一般历时三个农历月,约九十天左右。每个月有三旬,三个月共九旬,遂称“九夏”。南朝梁萧统《梁昭明集》中有收录,“三伏渐终,九夏将谢。”

新夏

好景入新夏,幽人卧弊庐。——宋·陆游《初夏夜赋》

残僧门径静于夜,新夏林塘暖自凉。——宋·陈著《四月八日携子侄到上乘偶成》

农历四月刚刚入夏,杜鹃花开映山红,这是三夏的第一个阶段,古人赋予了它不少昵称,新夏就特别好理解。一个“新”字,如同新米、新年、新衣那般可喜可爱。每一次崭新的夏日到来,都是一个崭新的闪亮的时刻,恍如只是初见。

孟夏 首夏

孟夏草木长,绕屋树扶疏。——东晋·陶渊明《读山海经·其一》

江南孟夏天,慈竹笋如编。蜃气为楼阁,蛙声作管弦。——唐·贾弇[yǎn]《状江南·孟夏》

首夏犹清和,芳草亦未歇。——南北朝·谢灵运《游赤石进帆海》

首夏清和如惠夷,心情熙洽似唐虞。——宋·许月卿《首夏》

正如孟春就是春季的第一个月,“孟夏”也是夏天的第一个月,和“首夏”一样都是指农历四月的时光。此时的夏日温柔可爱,草木经历暖风润雨,郁郁葱葱地舒展开来,坐在微凉的庭院,烹一壶好茶,看岁月静美。

槐序

槐序,指夏日也。——明·杨慎《艺林伐山·槐序》

山园槐序,绿阴浓处晓莺啼。冰弦声动柔荑。——清·陆求可《婆罗门引·赏夏》

槐花在初夏如约盛开,米白色的花朵簇簇相拥,似串串珍珠缀于青枝翠叶之间,芳香四溢,所以也将四月的初夏称为“槐序”,是个充满诗意的名字。而且在古人心中,槐有君子之风,正直、坚硬、荫盖广阔,古槐还是故乡、祖先的象征。

仲夏 中夏

仲夏苦夜短,开轩纳微凉。——唐·杜甫《夏夜叹》

江南仲夏天,时雨下如川。——唐·樊珣《状江南·仲夏》

蔼蔼堂前林,中夏贮清阴。——东晋·陶渊明《和郭主簿二首(其一)》

端午临中夏,时清日复长。——唐·李隆基《端午》

仲夏、中夏,都是农历五月的盛夏时节。五柳先生堂前有树木蔼蔼的夏日小森林,唐玄宗宫中有端午庆典,你是否也有自己的仲夏田园梦。

季夏

江南季夏天,身热汗如泉。——唐·范灯《状江南·季夏》

季夏中气候,烦暑自此收。——唐·白居易《永崇里观居》

夏季的最后一个月,农历六月,称为季夏。“季夏之月,日在柳,昏火中,旦奎中。” 可见,夏天的最后一刻,总是酷热的极致。盼望着,一场夏日特有的雷阵雨,驱散暑气,带来一丝清凉。

长夏

清江一曲抱村流,长夏江村事事幽。——唐·杜甫《江村》

长夏村墟风日清,檐牙燕雀已生成。——张耒《夏日三首》

凉风遍广坐,长夏失重熇。——宋·周必大《又次韵醵饮》

长夏,本指农历六月,也可以泛指夏季,长是意指夏季的白昼特别长。《素问·六节藏象论》中说,“春胜长夏,长夏胜冬。”在这季节里,文人多喜独坐,静无一言,悠然自得,饮一杯禅茶,诗意从心来。

晚夏

雨馀清晚夏,共坐北岩幽。——唐·杜审言《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五首》

荷香销晚夏,菊气入新秋。——唐·骆宾王《晚泊江镇》

晚夏,顾名思义就是夏末时节。晚夏,骄阳还似火,蝉声仍绵绵,莺声徘徊,夏已思归。

现代诗人海子的诗里说:

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,

取一个温暖的名字。

山河虽不是我的,

但是我却拥有这壮丽的山河。

我们无法回到过去,

但又何其幸运,

在今天还能读到如此美好的名字。

愿我们可以一直记得,

我们曾经拥有过的那么多美好,

祝大家夏安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卷发发型扎法图解示范吸睛抢镜术

卷发发型扎法图解示范吸睛抢镜术

日博365网 06-28
阅读更多
卷发发型扎法图解示范吸睛抢镜术

卷发发型扎法图解示范吸睛抢镜术

日博365网 06-28
阅读更多
龟头炎图片对照

龟头炎图片对照

有人被365黑过钱吗 06-28
阅读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