痔疮犯了出现频繁大便的情况,主要是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了肛门直肠的正常功能和感觉,这可能涉及到局部刺激、炎症反应、心理因素等多个方面。
1、局部刺激:痔疮发作时,痔核会充血、肿胀,甚至可能脱出肛门外。这些肿大的痔核会刺激肛门周围的神经感受器,产生异常的便意。患者会感觉肛门有异物,频繁地想要排便,但实际上肠道内可能并没有多少粪便。此外,脱出的痔核还可能阻碍粪便的正常排出,使得患者误以为没有排干净,从而反复产生便意。
2、炎症反应:痔疮发作时往往伴随着局部的炎症,炎症会刺激直肠黏膜,使其敏感性增加。当肠道内有少量的粪便、气体或分泌物时,就容易触发便意,导致频繁大便。同时,炎症还可能影响肠道的正常蠕动节律,使肠道蠕动加快,导致食物在肠道内的消化吸收时间缩短,更快地形成粪便并排出体外,进一步增加了排便次数。
3、心理因素:痔疮发作时带来的疼痛、不适等症状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。部分患者会过度关注排便情况,精神处于紧张状态。这种精神紧张会影响植物神经系统对肠道的调节功能,导致肠道功能紊乱,出现频繁便意。即使肠道内没有真正需要排出的粪便,患者也可能因为心理因素而感觉有便意,频繁去厕所。
如果痔疮犯了出现频繁大便的情况,且症状持续不缓解,或伴有发热、便血增多、腹痛等其他异常症状,不要自行处理,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的肛肠科就诊。
痔疮犯了频繁大便的护理
饮食方面,要调整饮食结构,避免食用辛辣、油腻、刺激性食物,减少对肠道和肛门的刺激。每次排便后,用温水或医生指定的药液清洗肛门,保持局部清洁卫生,防止感染。可进行温水坐浴,每天1-2次,每次15-20分钟,坐浴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缓解肛门括约肌的痉挛,减轻炎症反应。要调节好心理状态,保持心情舒畅,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。可以通过听音乐、散步等方式缓解压力,因为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调节肠道功能。适当进行运动也有帮助。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,进行一些轻度的运动,如散步、瑜伽等,促进胃肠蠕动,改善肠道功能。